哪一個英文讀書方法才是正確的呢?

面對要短時間衝刺英文,以通過英文檢定或留學考的人,這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問題。

你可能會花不少時間探究最好的讀書策略、參考各種成功學長姐的讀書方法、打聽了很多明星補習班或是老師,但仍然遲遲不敢做出決定。

你花大量的時間焦慮、苛責自己自學一段時間也無法達到心目中的成效,反覆地陷入自我懷疑與自責中。

沒有動力讀書時,什麼書也不想念。即使有時間,單字一個字也看不下去。你不斷地自責:「怎麼能那麼偷懶呢?怎麼會沒動力?」然後持續羨慕那些已經成功通過考試、成功出國留學的人。

這個景象,是否很眼熟呢?是不是你正在經歷的痛苦呢?

詢問哪一個方法才是正確的你,此刻可能更要面對的是,當你在焦慮與無助下,內耗空轉的狀態。

其實,沒有一個讀書方法是絕對正確的,更沒有一個讀書方法是適合每一階段的你。

先訂定一個讀書方法後,開始實踐一陣子,再加以調整,你才有機會合適的讀書方法。 而能讓你「持續進入心流狀態」的讀書方法,就是最適合此刻的你的方法。

動畫《藍色監獄》告訴我們:進入心流,要選「難度適中」的挑戰

《藍色監獄Bluelock》的動畫有一集就是探討沈浸狀態(flow),也就是心流。要進入心流狀態,要選擇「難度適中」的挑戰。

我們之所以覺得無聊,無法提起勁做事,可能是所面臨的任務過於簡單,沒有挑戰性。太無聊時,你會寧可滑手機,做一些被動的活動,無法執行像「讀英文」這種需要主動性與自律性的任務。

反之,另一種想放棄的狀態,是因為眼前的任務對你而言太困難了。你會感到不安、焦慮、挫折,就會沒動力執行。難度太高,你會說服自己「不去做、維持現狀」,因為無法承擔付出行動後,仍沒有馬上看到進步的痛苦感,導致遲遲不敢開始學習。

所以,要找到一個「比你現在能負擔的,再難一點點的任務」就是能讓你進入心流的讀書方法。

而在找尋適合自己的英文的方法,好讓自己容易進入心流狀態, 你可以評估兩件事:「時間」還是「金錢與能量」

選擇前,先給自己一個心理建設:你不可能全都要,你做了一個選擇,必定會有相對應的犧牲與付出,也會有相對應的獲得。只能看先階段哪一個是自己最想要的。

選擇時間:你願意花錢上課,以最快速度提升英文

現階段的你需要短期衝刺,可以選擇參加英文課程,無論是1對1、線上函授課程、或是補習班都可以試試。這些投資,可以幫節省摸索的心力,用錢去換取時間,讓老師或課程陪你一起戰鬥、一起成長。

要一個人在短時間能「自律地學英文」,是不容易的,至少人性上很難做到。因為這需要很大的精神力,需要很大的能量。你還需要有心力面對「看不到自己成功」那份焦慮所帶來的痛苦。若你選擇時間,那用金錢支付吧!

選擇金錢:你還不知道自己學英文,是為了什麼?

現階段你沒有時間壓力,不需要馬上提升英文,還在摸索英文對你的意義是什麼。

或許,你評估現在的生活模式,沒辦法付出較長的時間在英文學習上。

或許,你最近情緒能量較低,還需要時間與自己對話。

你選擇的就會是用時間,換取「金錢與能量」。你很在意上課的CP值,不敢隨意上課,也不敢自學。與其花時間找最好的讀書方法,不如先接受用最基本的方式持續自律學習。例如,可以設這樣的目標:每天先背3個單字、看一篇與自己程度相符的文章。現在的你,最害怕的是白花了錢上課這件事。又或是你真的能量很低,難以投入學習。那先用時間慢慢了解自己想要什麼,等你想通了,能量回來了,就有動力學習。

在這過程很重要的是:接受有這個想法的自己。給自己一點時間探索,先讓自己身心狀態平衡後,再來選擇對的時間點參加課程。先用時間換取金錢和平靜的心情。目前看不到成果,不用苛責自己。狀態調整好,再出發也沒關係。

選擇能進入心流的狀況,就是最好的讀書方法

選擇哪一個讀書方法,無論以時間或是金錢為主,都可以,讓自己能「持續進入心流」最重要。因此,當你先釐清自己的狀態,也願意支付相對應的成本,你就可以開始嘗試用這個方法,建立屬於自己讀英文的心流模式。當你持續一段時間,每天自律的用這個方法學習,經過一段時間,發現自己進步了,可以嘗試更進階的學習模式,再進行調整就好了!

購物車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