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英文閱讀能力-學習第二外語時,很多人想提升某個英文能力,如希望提升口說,出國時能與外國人溝通。但其實要提升英文某項實力,「閱讀」是四大能力中 (聽、說、讀、寫)最核心的事,是絕不能忽視的一環!

為什麼閱讀那麼重要?
閱讀的過程其實是個複雜的過程,這過程中你會同步進行三件事:
- 在腦海中想像文章中的場景
- 試圖了解作者想表示什麼
- 同意或反對作者的看法

你可能會說,閱讀如此複雜,聽與說自然多了!為何我們還要花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學習閱讀呢?這邊我會提到5個閱讀帶來的好處,讓你了解閱讀在學習英語的重要性。
- 閱讀提升你的英文單字力 (vocabulary),讓你了解英文單字在文中的用法
你在說英文時,是否時常想不到某個英文單字的正確講法,因此停下來思考?
你是否用很迂迴的方式,解釋一個英文概念,因為你聯想不到合適的詞彙?
無論是在口說時符合上述兩種任一種狀況,都是單字不足的狀況。而這些英文單字,都可以從閱讀中獲取。
當你在閱讀時,你會遇到很多英文單字。閱讀小說 (fiction) 時,你也能學到很多英文俚語 (slang);閱讀不同領域的英文短文 (passage) 你能累積該領域相關的詞彙以及專有名詞 (proper noun)。這些單字詞彙,都是口說中重要的素材。
當然,你要盡量閱讀與自己能力相符的英文文章,不然會學得非常挫折。閱讀最重要的,並非只是看到新的英文單字,而是可以看到英文單字在文章中,最自然的用法。當你大量且廣泛閱讀時,你會重複地看到類似的詞彙與句字,從閱讀你獲得的重複性 (repetition),建立對這些字詞的熟悉感 (familiarity)。
再來,若你在閱讀中以語塊 (chunks)學習,如學習搭配詞 (collocations),配合不同的情境 (scenario) 你將以更有效的方式記憶與學習英文。
有關語塊對英文閱讀的重要性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。
重複地暴露讀者於一塊塊正確的語言,閱讀將奠定口說能力的基礎。這時你不但將能從聽到的語句中,辨識到學習的字詞,更能進而講出所學到的詞彙,英文的對話能力 (conversation) 更能自然提升。
- 閱讀能強化你的文法力 (grammar)
閱讀除了能讓你看到新單字,也能讓你學到大量的語法結構 (grammatical structure)。在閱讀的過程中,你會更熟悉正確的文法,你會更能知道:
- 冠詞 (article) 的用法
- 時態 (tense) 的順序與選擇
- 介系詞 (preposition) 的用法
- 直接與間接敘述 (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) 的用法
- 表點符號(punctuation)的用法
- 動詞片語 (phrasal verbs) 與名詞片語 (noun phrases)
- 英文諺語 (idioms)
閱讀將讓你重複地看到這些文法結構,這些深植入腦海中的文法能力,將讓你更直覺地 (intuitive) 寫出正確的語句,進而提升英語寫作能力。文中的詞句將成為寫作的最佳範例,讓你從正確的文法中,寫出通順、構造良好的文章。
- 閱讀能幫助你探索你感興趣的主題
閱讀最主要的理由,是探索你所感興趣的主題。當你不單純只是為了考試閱讀英文,而是閱讀讓你覺得有趣的文章,你正在進行的就是所謂的「廣泛閱讀」(extensive reading)。廣泛性閱讀能讓你持續保持好奇心,保持對語言或閱讀素材的興趣,進而持續從閱讀的文章中,學習英文。
我們國高中時,在一堂堂英文課中,認真學習程度以外的文章,解析困難的單字、分析複雜的文法結構,這些學習偏向「密集閱讀」(intensive reading)。我們花很多時間精確的學習單字,雖然能在短時間進步,但難以持之以恆,學習語言的動力,很快就會燃盡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說「高中升大學時的自己,是英語能力最巔峰的時候。」語言若無法長時間持續學習,遺忘是很自然的。然而,當你是以興趣為出法點,從閱讀中學習英文,將英文當作接觸世界的工具,你將能持續進行廣泛閱讀。

人類是很需要連結性 (connectivity)的生物,當我們了解更多領域的詞彙、內容、思想,拓展我們的視野外,我們更容易與不同人做交流。而這些交流的詞彙,正是能從閱讀中累積,幫助我們探索不同的事物,用這些詞彙,與他人開啟一場場的對話。無論你是閱讀小說 (fiction)、非小說類的專業書籍 (non-fiction)或是簡單至於食譜(recipes)、電影、笑話 (jokes)、說明書 (manual) 都能開拓你的知識領域,藉由英文這個語言,探索母語外的世界。
- 閱讀所學到的知識 (gained knowledge),能培養批判性思考 (critical thinking) 與增加想像力(imagination)
有些外國人他們雖然英文講得恨順,但其實是不識字的 (illiterate),若我們僅加強口說,但不重視閱讀,或許英文能說得很流暢的,但這並不會讓我們養成閱讀的習慣,更無法從閱讀大量文章中,獲取新知。

閱讀文字時,我們從作者所描述,想像其中的場景,站在與作者相同的角度去窺探作者的世界。從中,我們更能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 (critical thinking),以分析的角度,對作者所描述的事物,是贊同還是反對的,奠定獨立思考 (independent thinking) 的能力。養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,你更能知道接下來要讀什麼樣的文章,能夠主動的搜尋文章以回答內心的問題。想像力 (imagination) 更是從主動閱讀的過程中養成,在遇到新的難題時,從累積的知識中,摸索信息,創造新的可能性。
那你可能會問,這樣我讀中文文章不也可以培養批判性思考嗎?
當然,閱讀中文也辦得到,不過你知道全世界約80%的網路資料,都是以英文寫成的嗎?以英文作為閱讀的工具,你能不必使用Google翻譯閱讀英文文章,直接以英文閱讀第一手資料,從英文的角度,進行批判思考,增廣見聞之外,提升自己整體的競爭力。
- 閱讀很方便,可以配合自己的速度在任何時空下學習
閱讀是聽、說、讀,寫中,最方便的學習方式,你可以打開電腦,在網路文章中閱讀一本電子書、閱讀新聞、看電影,更能從手機中的APP閱讀英文部落格或追劇。若你習慣紙本閱讀,你可搭捷運時,打開一本英文書籍,就能開始學習。最棒的是,你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閱讀!無論你讀得慢或快,你不用如同講英文時,需要口說的夥伴,對話時更需要立即反應;你更不用撥出1小時的時間,很專注地練習寫作。閱讀英文,是非常方便且適合初學者學習方式,對於想持續練習英文的人,閱讀更是有效堅持的途徑。

在英文學習上,華人尤其強處就是在閱讀,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優勢,拓展到聽、說、寫。學習最重要的,不外乎是:方便性、持續性、實用性,而這幾點,練習閱讀都可以輕易獲得。所以,當你迷惘著要用哪個方式學習最適合自己時,不妨先試著讀一下短篇、你感興趣的英文文章,或許會能延伸找到更棒的學習方式喔!